
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”这段诗句出自伟人眼中的长征,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苦与壮丽。长征不仅是一次漫长的跋涉,更是党保存革命力量的重要举措炒股配资平台网站,尽管充满了苦难和牺牲,但也因此坚定了红军战士们的信念,照亮了革命前进的道路。
虽然大家都知道长征充满困难,但对于为什么难、怎么难,许多人并没有深刻的理解。长征是一场艰苦的迁徙,数支红军部队从不同地方集结向延安挺进。由于当时通信落后(甚至有的地方连电报都没有),他们不得不在与敌人力量悬殊的情况下,不仅要躲避敌人的追击,还要努力发展革命力量。整个过程艰难异常,硬件条件极其匮乏,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坚定的信仰和必胜的决心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红军的困境,可以从一些小细节看出当时条件的艰苦。长征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步行,只有高级将领才有专门的坐骑,而这些坐骑大多数都瘦弱不堪。更有甚者,一些高级将领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了运送粮食和伤员。
展开剩余78%长征经历了春夏秋冬,翻越雪山草地,最低气温时常降到零下20度,红军战士们的装备也只是单薄的衣服。尽管严寒如刺,他们却依然紧紧依偎在一起取暖,拥有一堆柴火成为他们最大的奢求。食物更加匮乏,许多战士吃不饱,甚至常常吃草根和裤腰带。饿死和毒死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在恶劣的环境下,卫生问题成了大难题。长征路上的战士们几乎没有机会洗澡,长时间的行军使得他们浑身疲惫,身上会长虱子。即便如此,他们依然咬牙坚持,不敢停下脚步,忍受着身体的痒痛与不适。
长征路上面临的困难数不胜数,牺牲也成了家常便饭。根据统计,长征中有超过17万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,他们是红军的英雄,是新中国的英雄。今天,我们要特别纪念三位在长征中牺牲的高级将领,他们以身作则,英勇无畏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。
第一位:邓萍
邓萍出生于1908年,四川一个贫苦家庭,从小接触社会的黑暗面,早早意识到自己的志向。1928年,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邓萍是长征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,他当时是红三军团的参谋长,也是唯一一位牺牲的军团级将领。
尽管他在职时间很短,但邓萍的贡献巨大。他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,推动了工农红军第五军的成立,并参与了井冈山的保护工作以及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。他还在后方组织了许多学校,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将领和人才。
邓萍参与了五次反“围剿”,在战场上,他机智勇敢,多次制定出切实有效的作战方针,为红军赢得了多次胜利。由于领导层的错误决策,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,红军被迫开始长征。长征途中,邓萍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,带领红三军团披荆斩棘,勇往直前。
1935年2月27日,邓萍带着几名同志研究进攻路线时不幸被敌人发现,遭到敌军的扫射,英勇牺牲,年仅27岁。他的牺牲令彭德怀痛心不已,彭老总曾亲自为他写下传记并赋诗悼念。
第二位:吴焕先
与许多革命者不同,吴焕先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。别人反抗压迫是为了家国,而他是为了推翻自己家族的压迫才投身革命。1925年,吴焕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开始组织领导农民运动,逐步加深对马列主义的理解,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
吴焕先多次参与战斗,他指挥的战役充满智慧,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,不以硬碰硬,而是充分利用地形和敌人的弱点。他的成功为红军的长征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。
1935年8月21日,吴焕先所在的红二十五军遭到国民党突然袭击,他带领队伍冲在最前线,最终在激烈的战斗中英勇牺牲。徐向前曾为吴焕先题词:“赤胆忠心,英勇善战”,他的牺牲是红军的巨大损失。
第三位:罗南辉
罗南辉出生于1908年,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早期他活跃于策划和组织起义,担任过起义军的营长。1930年,由于叛徒泄密,罗南辉被捕并遭受酷刑,但他始终没有出卖党的机密。最终,国民党宣告他无罪释放,这也彰显了他对党和革命的忠诚。
1935年,长征途中,罗南辉为解决军需问题四处募集粮食,极大缓解了红军的困境。1936年,他身先士卒,屡次受伤仍坚守岗位,直到最后一次战斗中,他在敌机轰炸下壮烈牺牲,年仅28岁。
罗南辉的牺牲让红军失去了一个优秀的指挥员,但他为党和人民的贡献将永载史册。
结语
长征是一次壮丽的史诗,红军战士们前赴后继,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伟大的历史。在这条长征路上炒股配资平台网站,无数英雄为信仰献身,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